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633-3335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动态更新

国务院68号文件加大对油用牡丹产业的资金支持

咨询牡丹籽油成套榨油设备 请电话详细咨询:13503839006

  一,提高认识,把油用牡丹产业做大做强。有认识才能有行动。如果大家都能认识到油用牡丹的种植效益,那么油用牡丹就能成为我国土地上的主要油料作物品种。国务院68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特别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把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列入议事日程。
  二,搞好宣传,使全社会了解油用牡丹的三大效益。发展油用牡丹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要摒弃传统的观念,将油用牡丹的种植与国计民生结合起来。
  第三,强化措施,加强政府服务功能。要提高政府服务质量,改善政府服务方式,搞好示范点、示范户和示范基地建设,使其尽早产生效益。
  当前来看,重要的是要为社会提供先进壮苗和优良品系种籽,以及相关的技术指导,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广大农民兄弟和示范户先进种苗的供给问题。
  第四,科技创新,加强油用牡丹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科研单位要重点加大在油用牡丹资源培育、资源管理和资源产业化等方面的科研力度。近来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在油用牡丹里发现了两种重要物质,对于防氧化、防衰老有着很好的作用。
  第五,多管齐下,加大对油用牡丹产业的资金支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土地流转政策为油用牡丹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目前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安徽铜陵等地做得比较好。比如说安徽省铜陵市政府就规定,将油用牡丹种植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畴,种植20亩以上油用牡丹,每亩补助1500元。
  第六,科学规划,使油用牡丹事业规范有序发展。
  第七,示范带动,使广大种植户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目前大家对油用牡丹产业认识还不深的情况下,示范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非常重要,示范带动使大家看到种植油用牡丹的效益,然后大家都效仿,这样油用牡丹产业就比较容易推进,所以示范户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来看,有关各省都涌现出一大批示范大户和龙头企业,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并且为他们做好先进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榜样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要使广大农户学到技术、看到效益、尝到甜头,要使当地政府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兄弟服务。
  第八,强基固本,加强先进壮苗的培育、扩繁和标准化的制订。牡丹组共有9个种1个亚种1个变种,全部原产于我国。一是要认真开展牡丹资源的调查、收集与评价工作,利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培育。二是要利用组配育苗、温室育苗等先进的育苗方式。三是要着手制订各项标准化指标,特别是牡丹自由基及其衍生品的标准化的制订。
  第九,破除瓶颈,结合国内的大型生态规程,利国、利民、利社会、利企业、利个人。国内实施的一些生态工程项目也为油用牡丹发展提供了契机,例如自1999年起实施的中国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投资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群众参与程度较高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若在退耕还林地块种植油用牡丹,30到50年不换茬,并且耐旱、耐寒、耐瘠薄,省工、省时、成本低,种植油用牡丹每年都能有极为可观的收益,既能达到国内“要被子”的目标,又能满足农民“要票子”的需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也就有了保障。
  第十,深度研发,有效增加油用牡丹的三大效益。要着力研发油用牡丹深加工技术及产品。科研成果、科技含量的多少及市场接受程度,决定了油用牡丹的发展前景和三大效益的高低,应综合利用种籽、种皮和其他剩余物开发出高品质化妆品等。
  第十一,革新技术,搞好油用牡丹与其他植物间作套种。
  第十二,弘扬文明,把传承古老牡丹文化和推进现代生态文明相结合。目前牡丹是我国呼声较高的国花,而大力发展油用牡丹对于加快我国油料生产、保障粮油健康、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油用牡丹的种植加工,做到“政府推动、科技驱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农民联动”,就能让油用牡丹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食用油作物之一。牡丹籽油就会像我国16世纪明朝时期引进的玉米、红薯那样,成为我们的主要粮油食品,也将成为我们子孙后代重要食用油资源。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油用牡丹产业具有12大产业特点,这就是:脱贫致富产业、新型农业产业、健康营养产业、旅游观光产业、出口创汇产业、朝阳不衰产业、战略资源产业、国内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产业、文化艺术产业、生态文明产业,美丽中国产业。
 

上一篇:暂无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 行业前景 | 企鹅服务 | 动态更新 | 荣誉资质 | 索取报价 | 牡丹籽油设备 | 成功案例

版权所有:郑州企鹅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电话:13503839006、0371-86661079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流湖街道化工路与长椿路交叉口 国家工信部正规备案号:豫ICP备11017599号-2